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

admin 3小时前 16:59:14 4
小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摘要: 最近,我接诊过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,他每天早上都在妈妈的催促下起床,但一到校门口就开始发抖。妈妈说他书包里除了课本,还塞着抗焦虑药,因为每次考试完,他都会躲进被窝里哭。这不是个例,越...
最近,我接诊过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,他每天早上都在妈妈的催促下起床,但一到校门口就开始发抖。妈妈说他书包里除了课本,还塞着抗焦虑药,因为每次考试完,他都会躲进被窝里哭。这不是个例,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上学这件事上表现出抗拒,他们的眼神里藏着疲惫,话语中带着抗拒。

有些孩子把学校当成了“监狱”,因为他们被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。小红的妈妈告诉我,女儿每天放学后要赶去钢琴班、奥数班和英语班,周末还要参加编程课。她开始对上学产生抵触,因为书包太重,作业太多,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。更让她崩溃的是,老师总说“你要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努力就好了”,可她已经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。

社交问题也是重要诱因。小杰的爸爸带他去学校接孩子,发现儿子总是躲在角落里发呆。原来他在班级里被同学嘲笑“书呆子”,因为他的玩具是积木,而不是流行的电子设备。更让他痛苦的是,老师总是让他“站起来回答问题”,而他害怕出错,怕被同学笑话,于是开始用“肚子疼”“头痛”来逃避。这种被孤立的感觉,像一根看不见的绳子,慢慢勒住孩子的喉咙。

家庭氛围的影响往往更隐蔽。小雨的妈妈发现女儿越来越沉默,问了才知道,她最近因为数学成绩下滑,被爸爸骂了“你再这样就别上学了”。孩子开始把上学和“被惩罚”联系在一起,即使老师表扬她,她也会怀疑“是不是为了让我早点回家”。这种恐惧感像阴影一样笼罩着她的学习生活,让她对学校产生深深的抗拒。

还有一些孩子把学校当成了“战场”,因为他们被老师和家长灌输“只有成绩好才是有用的人”。小轩的爸爸说,儿子最近总说“我想当画家”,但每次提到考试排名,他就会把画笔藏起来。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,觉得上学是通往“成功”的唯一路,而画画是无用的幻想。这种内心的冲突,让他们在课堂上眼神涣散,仿佛在寻找逃离的出口。

面对这些情况,家长需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“振作”,而是先问问自己:我们是否把学校变成了孩子唯一的生活?是否在无意中用成绩衡量他们的价值?比如,当孩子说“我讨厌数学”时,可以蹲下来听听他的真实想法,而不是直接说“你必须学好”。有时候,一个简单的拥抱,比一百句说教更能让孩子重新找回上学的动力。

教育不是单行道,孩子需要的不是被推着走,而是被理解。当他们对上学产生抗拒时,或许只是在提醒我们:该调整节奏了。毕竟,一个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,眼里应该有光,而不是满是疲惫和恐惧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