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小孩子看手机上瘾有哪些好的对策

admin 3小时前 23:54:10 4
小孩子看手机上瘾有哪些好的对策摘要: 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诉说孩子沉迷手机的困扰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每天晚上十点叫孩子睡觉,孩子却抱着手机刷短视频,直到凌晨才睡,第二天上课总是哈欠连天。这样的场景在...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诉说孩子沉迷手机的困扰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每天晚上十点叫孩子睡觉,孩子却抱着手机刷短视频,直到凌晨才睡,第二天上课总是哈欠连天。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,手机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难以割舍的"电子伙伴"。

其实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往往源于内心的空虚感。上周有个五年级男孩,家长发现他总是在吃饭时看手机,连最爱吃的鸡腿都懒得动,后来才知道他通过短视频获取成就感,视频里别人的游戏操作让他觉得自己无所适从。这种用虚拟世界填补现实空白的现象,让很多家长感到无奈。

要改变这种状况,不妨从建立"手机使用仪式感"开始。有位爸爸和孩子约定,每天放学后先完成作业再使用手机,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反而更愿意主动放下手机。这种将手机使用与责任挂钩的方式,让孩子意识到屏幕背后是真实的成长机会。就像一个六岁的女孩,当她把手机游戏时间与完成家务绑定后,开始主动整理玩具,反而获得了更多亲子互动的时间。

家庭环境的改变同样重要。我曾指导一个家庭,把客厅的电视换成投影仪,周末全家一起看动画片,孩子反而更愿意参与讨论剧情。这种将手机使用转化为家庭活动的方式,让屏幕不再是孤独的陪伴。有个七岁男孩在家长的引导下,开始用手机拍摄家庭日常,记录下父母做饭、爷爷浇花的场景,手机从娱乐工具变成了记录生活的媒介。

培养替代性兴趣是关键。有位妈妈发现孩子沉迷短视频后,带他去公园观察昆虫,孩子在记录不同昆虫的习性时,手机变成了观察工具。这种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的方法,让孩子重新发现生活中的趣味。一个四年级学生在家长的鼓励下,开始用手机学习绘画,虽然初期画得歪歪扭扭,但孩子在创作中获得了成就感,逐渐减少了对短视频的依赖。

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关系。有位父亲在孩子提出想用手机玩游戏时,没有直接拒绝,而是和孩子约定每天玩15分钟,孩子在完成约定后,反而更愿意主动控制使用时间。这种平等对话的方式,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。有个八岁女孩在家长的引导下,开始用手机制作小视频记录家庭故事,她发现拍摄的过程比观看更有趣,手机成了表达情感的工具。

改变需要循序渐进,就像一个家庭逐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,从每天两小时到一小时,再到用其他活动替代。当孩子开始享受真实世界的互动时,手机的吸引力自然会减弱。记住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,才能让手机成为成长的助力而非枷锁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