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学什么都不专心怎么办
上周遇到一位妈妈,她的小儿子上三年级,每次写作业都要被妈妈追着喊十几次。孩子边写边摆弄橡皮,说"这个橡皮是粉色的,好漂亮",转眼又对着窗外的麻雀喊"小鸟飞得真慢"。妈妈气得把橡皮收走,结果孩子把书包里的文具全倒出来,用蜡笔在墙上画起漫画。这种"专注力缺失"并非孩子故意,而是大脑在寻求更有趣的刺激源。
在心理咨询室里,我常看到这样的画面:一个初中生因为数学作业太难,干脆把课本撕成碎片,用其中的纸片折成了纸飞机。他妈妈哭着说"这孩子以前特别爱学习",但孩子却说"数学题就像坐过山车,我害怕"。这种恐惧感往往源于过高的期待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,当学习变成压力,专注力自然会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散落。
我曾帮助过一个家庭,女儿每天练琴时都要把琴凳搬到阳台,说这样能看到楼下玩耍的小朋友。妈妈觉得这是分心,但当我引导她观察女儿的反应时,发现每当看到小朋友跑跳,女儿的琴声就会变得欢快。这说明孩子并非不能专注,而是需要建立更积极的联结。就像给小树苗浇水,不能只盯着泥土,更要关注它向阳光生长的方向。
有位爸爸分享过他的经历:儿子学骑自行车时,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车把上,而不是脚蹬。他试着把骑行路线变成探险游戏,每完成一个路段就给儿子一个"宝藏",结果孩子从抗拒到主动要求每天骑行。这提醒我们,专注力不是天生的,而是可以通过创造意义感来培养。就像给一块橡皮赋予故事,它就不再是普通的文具。
当孩子总是三分钟热度,或许不是他们不够努力,而是我们给错了方向。有个女孩学画画时总说"画不好",但当我建议她用画笔记录每天看到的云朵变化,她突然眼睛发亮。原来孩子不是不能专注,而是需要找到真正触动内心的事物。就像给小鱼喂食,不能只给鱼饲料,更要关注它喜欢的水草。
教育孩子的过程,就像在经营一家小花园。我们不能只盯着花朵的绽放,更要观察土壤的湿度、阳光的角度和风的走向。当孩子表现出分心时,或许正是时候调整我们的方法。记住,真正的专注力不是强迫的结果,而是心灵与兴趣相遇的火花。让我们用更智慧的方式,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专注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