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dmin

初中学生上课打瞌睡是什么原因

admin 1周前 ( 08-07 15:21 ) 6
初中学生上课打瞌睡是什么原因摘要: 初中学生上课打瞌睡,看似是简单的困倦,背后却可能藏着许多未被察觉的信号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曾遇到过不少家长带着焦虑来找我,他们总说孩子"上课总打哈欠""成绩下滑却不愿说原因...
初中学生上课打瞌睡,看似是简单的困倦,背后却可能藏着许多未被察觉的信号。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曾遇到过不少家长带着焦虑来找我,他们总说孩子"上课总打哈欠""成绩下滑却不愿说原因",却很少思考这些行为是否与孩子的身心状态有关。

记得有位母亲分享,她的儿子每天晚上10点才上床,却总在凌晨1点惊醒。白天上课时眼皮打架,成绩一落千丈。其实这不是单纯的熬夜问题,而是孩子在用这种方式逃避学习压力。当作业堆成山时,他可能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:"我太累了,不如睡过去算了",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往往让家长误以为是懒惰。

也有学生因为家庭氛围紧张,把情绪带进课堂。比如小林的父母总在饭后争吵,他习惯性地在课桌上趴着,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家里的喧嚣。老师多次提醒无效,直到家长发现孩子书包里藏着写满"妈妈别生气"的便签,才明白这是他用困倦来掩饰内心的不安。

更常见的是,当课堂内容脱离孩子的兴趣时,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走神。小雨的数学老师总用枯燥的公式讲解,她却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游戏段位。这种认知脱节让她在课堂上像被按了暂停键,即使坐在前排也总在打瞌睡。家长以为是孩子不专心,其实这是学习动机缺失的外在表现。

有些孩子会把打瞌睡当成逃避社交的手段。小杰总在小组讨论时闭目养神,其实他害怕在众人面前表达不同意见。当老师点名让他发言时,他本能地选择昏睡,这种行为模式往往让家长误以为是性格内向,而忽略了他可能正在经历社交焦虑。

还有令人揪心的案例,小美因为长期营养不良,上课时总感觉头重脚轻。她的父母只关注她是否吃晚饭,却不知道她偷偷把零食换成方便面,用这种方式缓解家庭经济压力。这种隐性的心理压力,最终变成了身体上的疲惫。

家长需要明白,打瞌睡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当发现孩子频繁犯困时,不妨先观察他的作息规律,再关注他是否有情绪波动。与其一味责备,不如试着和孩子聊聊,了解他是否在学习中遇到了难以言说的困难。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他们的困倦背后,或许藏着需要被倾听的故事。

阅读
分享